News

News

20170628——我院刘恒院长应邀参加“产业集群与技术集成——现代科技城产业园一体化设计高峰论坛”学术沙龙

2017-07-28


2017年6月28日,我院刘恒院长出席在苏州举办的产业集群与技术集成——现代科技城产业园一体化设计高峰论坛,该论坛由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建筑技艺》杂志社、江苏省建筑师协会、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地产、设计、规划等部门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园区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愈发得到各方的重视。未来5年中国或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的高峰,投资规模将达到数万亿元。当前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鼓励产业设计升级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资本正在把目光转换到产业地产领域,其中房地产背景的企业数量最多。所以如何进入产业园区的科学策划,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是什么,怎样用产城融合的理念系统设计、规划、管理、开发、运作产业园区,如何开发和规划海外的产业园区,怎样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和升级,如何做好产业园区的技术集成和一体化设计等等问题摆在我们每个产业地产人和设计师的面前,在此背景下召开本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11位演讲嘉宾介绍了各自在科技园策划、设计、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论坛现场还设置了沙讨论环节,共有7位特邀嘉宾参与了沙龙研讨,我院刘恒院长参与了沙龙,提出用设计咨询一体化的方式,采用生态的手法来串接产业园的策划与设计。分别从城市要素和人的使用要素作为切入点。


刘恒 绿色建筑 建筑师


他认为在城市角度,首先是产业生态的完善,力求做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有机循环,达到产业的平衡发展;再者是城市空间的生态,以生态型城市设计入手,强调生态廊道的主导作用,利用多层次的立体活动体系整合能、人的活动、水与能源、多样的空间;还有对于建筑本体的生态,强调建筑与环境最大化融合,尽可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材料与结构,如太阳能、风能、钢结构、可回收材料等利用进而创造新的形式语言。


在人的使用方面,对不同客户来进行不同的定位。同时针对需求的多样性和行为轨迹的变化进行策划,考虑现在新的商业模式和交流方式,在交流与游玩中找到突破点,形成园区的社区化、行为生态化。利用共享经济与虚拟行为消费的主题进行布局。


最后强调了产业园发展的时间性,要对过去旧设施充分利用和传统文化营造,同时提出对将来运营的重视和可变性业态的考量,从而反馈到前期策划中来。



沙龙其他嘉宾发表精彩观点如下:


孟建民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产业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向综合化、复合化、多元化迈进,这也是形成产业园活力的必要途径。过去,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室内、照明等全部是割裂的,技术集成则是针对过去的碎片化,把它们集成起来进行全过程设计,这和我本人提倡的本元设计理念都是相通的。通过这样的技术集成,将来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品质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产业集群以及技术集成既是当前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朱小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建筑技术不是建筑的主要问题,在建筑中人的精神作用是第一位的。产业园区的各界精英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服务,所以我们更需要提供科技的、创新的、服务于科技精英的工作环境。所以我觉得科技经营也好,科技园区也好,一定要跟社会和城市更多地融合。因为科技精英要回归城市,他们要交往沟通,我们不仅要为他们创造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有趣的空间,让他们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情趣,这些可能都是我们新的发展趋势。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

当一个东西有了名字的时候,是特别需要警惕的,人家会想科技城、产业园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案例,往往都产生在他们没有被命名的时候,是一种最生动的、最符合事物本质的。所以我个人不认为科技园和产业园会有什么稳定的形态和标准规则,但健康的园区应该有这样的特点,它一定是融化在城市里面,融化在更大的环境里面,是更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很关注研究科技人员会怎样生活和工作,于是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他们很需要交往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里面会出现很多交往空间。但是经验表明,最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往往并不发生在建筑师图纸上命名的交往空间里面,今天是一个讨论专业问题的论坛,但我的建议是专业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并不专业的人的想法,这个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