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20200403——绿建院复工进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室集群项目

2021-01-03


  我院复工的重大项目之一“哈工大深圳实验室集群”是集团承接的深圳工务署的全过程咨询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侧,投资15.35亿元,33,737平方米;主要建设八个实验室用房,其中包括5个以“一室两区”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院士为核心筹建的3个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行政及生活用房、地下停车和设备用房等;旨在聚集学术大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形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交叉互促,协同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综合性强,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对设计、施工的专业性及综合性要求较高。设计牵头的全过程咨询也是我们在集团中率先尝试的服务模式,不仅要完成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还要为建成后两年的运维提供指导、帮助和优化。对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的管理连贯性及精细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公司也调集了中国建咨智库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图、结构、机电、监理、施工统筹管理方面的精兵强将为本项目保驾护航。


  绿建院该项目团队通过绿色设计,正向BIM设计提升项目的品质;为应对机电工艺复杂性各专业积极协调综合需求、提前介入;在疫情期间通过远程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为此项目建立了二十多个沟通群;如何平衡设计效果与校方院士们的诉求,并在施工阶段予以精确实施是从上到下都极为关注的,几乎每周都要向工务署汇报阶段性成果。我院院长/总建筑师刘恒作为项目负责人率领建筑一室闫昱、刘菲、沈孝庆等人组成的方案团队经过多个日夜的鏖战,与公司其他部门共同协作,2020年初在众多国内顶尖设计院中突围成功中标。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由于项目涉及专业较多,协调方面多,副院长吴越超担任设计经理,建筑所、结构所、绿色咨询中心的同事们继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设计及延伸服务工作,其中以孔丹为首的党员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分子陈丽爽表现也尤为突出。概念方案获得了崔愷院士的认可,4月10日刘恒院长、吴越超副院长随公司总经理助理郑迪赴深圳向工务署及校方领导将方案进行了成功的汇报,现已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团队在院领导和党支部的带领下不畏疫情、克服困难,目前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工作。


概念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体育场东侧预留发展用地,项目占地面积 33737 平方米。在场地利用上,建筑总体布局采取微介入开发模式,尽量避免大规模开挖山体,保留原生生态景观,创造建筑生态交融的宜人环境。底层裙房以层层退台形式融于山体,同时将山体生态缓慢引入建筑内院,身临其境的感知原有生态景观。南北规律叠排形成的景观通廊,使人在工作学习之余,可最大化观赏西侧生态景观。




  方案对各种功能采用紧凑、集约、立体化的合理高效排布,使得实验室可以相互独立、分区使用;平面布局将人流运输与物流运输分置于楼栋两侧尽端,在合理分流、缓解运输压力的同时便于未来可灵活扩展、性能化的服务。因非标准大型机电设备装置、重型荷载要求、高大空间等要求,多个实验室对地下室、首层、二层需求量大,我们将此类大空间实验室布置于群房部分;通过下沉庭院、局部底层架空的设计手法,形成了联通的生态廊道,将实验室串联起来。这种多首层的空间处理,不仅增加了各实验室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而且为实验室创造了更多的交流空间,营造了更加舒适的景观环境。




此外,我们将其他实验室进行模块化整理,基于使用功能与场景的不同,按功能划分与体系归类(A-标准模块、B-特殊模块、C-配套模块、D-服务模块、E-构件模块),并以表单的形式逐级深化,避免漏项。例如,基于A-标准实验模块的基础上,细分为A1、A2、A3三种不同规格的标准模块,数量分别为:A1(51个);A2(105个);A3(86个)

……



服务和配套模块为实验室使用人群提供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会议办公等交互场所。告别传统的实验室或办公室模式,以更开放、更人性化的空间,引导使用者养成更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



  我们的设计将对标国际一流,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和科技理念表达,体现项目平台的前瞻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室科技含量高,功能与实用优先兼顾建筑美学,为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的百年强校做出引领示范。